寒露洗金秋,十月的三峡枢纽河段活力“满载”。
今年夏季长江流域持续干旱,出现“汛期反枯”罕见现象。加上9月以来,上海长江口水源地遭遇咸潮入侵,一定程度影响了百姓生产和生活正常用水,三峡水库统筹各方需求,启动“补水压咸潮、保生活用水”调度,自10月3日至10月11日,三峡出库流量加大,有力支持保障原水供应有序。
10月3日,庙咀水位41.66米,较去年同期偏低近4米。出库流量加大,对大吃水船舶来说,可谓过闸的“黄金窗口”期。为抢抓“黄金窗口”,三峡通航调度部门提前研判,科学谋划,及时将大吃水待闸船舶调入核心水域,推送安检计划,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施精准分段调度,保障大吃水船舶快速过坝。
10月3日-10月11日,葛洲坝二、三号闸通过船舶787艘次、货运量189.56万吨,环比分别上涨10.22%、12.62%,其中,通过大吃水船舶161艘次、货运量64.26万吨,环比分别上涨36.44%、37.66%。在此过程中,三峡通航工作人员分工协作、通力配合,强化24小时全过程安全监视和通航服务保障。
据航运企业反映,目前货源逐渐增加,港口装卸作业顺畅,货物周转正不断加快,航运市场呈现向好趋势。数据统计显示,10月3日申报过闸船舶数量为185艘,较前10日日均申报量增长了约30%,达到当前窗口期峰值。三峡通航调度部门相关负责人称,将持续做好通航态势分析研判,急船方之所急,科学安排船舶过坝交通组织,助力货畅其流、船畅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