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一晚同城约茶_100元附近联系方式,全国空降24小时免费,风楼阁交友平台

当前位置:

大国重器,别样风景别样红

日期:2023-11-10 10:27来源:湖北日报 阅读量:

  核心提示

  今年十一假期,18.4万名游客在三峡大坝旅游区感受国之重器的傲然风姿;一个月后,三峡大坝旅游区又迎来今年第300万位游客,比2019年提前了7天左右突破300万大关。

  作为宜昌首个全国5A级景区,三峡大坝旅游区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为依托,全方位展示三峡工程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文化内涵。自2014年开启“免费时代”后,更是将宣讲大国重器、弘扬红色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放在了首位。

深港侨界学生在三峡大坝旅游区研学 景区供图

  舍经济账,走文化路

  十一假期,三峡大坝旅游区坛子岭,一场别样的快闪引得全国游客叫好。

  蓝天下,大坝前,五星红旗飘扬,《我的祖国》歌声激昂。

  山西游客向锦城感叹:“国庆节就该这样过!”

  通往坛子岭的电梯右侧,一面巨大的国旗与江水对望,“大国重器我自豪”七个大字竖立崇山之间,风姿傲然。

  “坛子岭是游览三峡大坝旅游区的第一个景点,每一个游客进入景区,第一眼看到的便是国旗与‘大国重器我自豪’。”长江三峡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自2014年9月25日对国内游客免费开放起,三峡大坝旅游区重新定位,舍弃门票经济,把宣讲好大国重器、传承三峡精神放在了首位。

  景区管理中心博物馆项目部副主管陈琦,2006年以英文讲解员的身份入职三峡大坝旅游区。和当时众多讲解员一样,他向国外游客、嘉宾介绍最多的就是三峡工程攻克无数世界难题,创下诸多世界之最。

  三峡大坝景区对国人免费后,讲解词全部重新修订、编排,不再用念数据、数荣誉来“夺人眼球”,而是用真实的历史、鲜活的故事诠释三峡工程的文化内涵,讲好三峡精神。

  全新的讲解词带给游客全新的鼓舞和感动。

  论历史——从三峡工程设想到圆梦,几代中国人历经近一个世纪的艰苦实践。

  论人民——131.03万人告别故土,舍小家为大家。百万三峡移民被授予“感动中国”特别奖。

  论未来——自运行以来,三峡工程的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的巨大综合效益已经全面发挥。

  “进入三峡坝区,就会看到‘为我中华,志建三峡’的标语,这就是我们的三峡精神。”他说,三峡精神浓缩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自强不息、拼搏进取、奉献担当等民族精神。“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每一个来到三峡大坝的游客,骨子里都有三峡精神,作为讲解员,我们要做的就是讲好、宣传好、凝聚好、传承好这种精神力量。让三峡工程从游客的相机里,住进游客内心深处。”

  “国字头”是荣耀也是使命

  如果说,对国人免费是三峡大坝旅游区从“门票经济”转型“宣讲大国重器”的契机;那么,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宣部授予三峡工程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称号,则让景区上下使命更重。

  “首批国家5A级景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细数三峡大坝旅游区的“国字头”荣耀:红色、文明、教育等成为高频词。

  作为宜昌第一个舍弃门票经济的5A级景区,三峡大坝旅游区有敢为人先的锐气;肩负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景区更添积沙成塔的执著。

  登上坛子岭,“枢纽工程”“移民工程”“输变电工程”等大国重器宣传栏赫然在目。

  通往185平台,三峡精神雕塑群在成荫的绿树中,一红一绿,相映成趣;生态长廊里,一段段文献、一幅幅老照片串联起三峡工程的前世今生。游客每每经过,如走进历史的长河,江流万里,绵延不绝。

  漫步截流纪念园,土壤主题科普栈道、三峡工程体验馆、截流纪事墙等一张张展板、一件件展品无不直击游客心灵。

  刚对外开放的三峡工程博物馆,是世界规模最大的水电工程专题博物馆,被授予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称号。

  依托三峡工程博物馆,三峡大坝旅游区推出以“中国共产党与三峡工程”为主题的红色旅游专线,将主题展览宣讲与实地参观考察相结合,讲述三峡工程从设想到规划、从勘测到论证、从建设到运行的百年历程。

  该线路一经推出便实力“圈粉”,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联合推出“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中,“中国三峡·世纪工程”新时期红色旅游线路成功入选。

  致广大而尽精微。在景区现有的60多名讲解员队伍中,通过举办“我为大国重器代言”“三峡大坝杯”等导游讲解比赛,竞争“上岗”,凭实力“说话”,最终遴选出20人红色讲解员队伍。

  这支优秀队伍不仅向数以万计的游客宣讲大国重器,还登上多个舞台,更广阔地讲述三峡精神。在全省“灵秀湖北”红色旅游讲解员大赛中,陈琦、王未获“五好讲解员”;罗雅狄、易圣兰获湖北省红色故事讲解大赛优秀奖;今年9月,全省第十四届湖北省导游大赛,刘颖倩、周旭获银奖;在三峡大坝旅游区与宜昌市导游协会联合举办的“弘扬大国重器 讲好三峡故事”培训班中,陈琦等担任导师,培训人员超1500人。

  青少年与大国重器双向奔赴

  在三峡大坝旅游区今年旅游成绩单中,青少年研学人数不断攀升。

  自古英雄出少年——

  “三峡大坝凝结了中国人民的心血和智慧,让我充满了敬佩!”这是来自西藏自治区的学生卓嘎拉姆的心声。

  “很高兴来到三峡大坝,长大了我一定要报效祖国!”这是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蒙古族小学的阿诺金的承诺。

  “三峡娃娃行”“宜昌万名学生红色行”“红安老区学生三峡行”“借自然之力 护绿水青山”等系列研学活动,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大国重器,点亮孩子们心中的爱国心、强国梦、报国志;一批远在西藏、内蒙古甚至从未走出家门的孩子,在三峡大坝前久久凝望,视线穿过高峡平湖,看见更辽阔的世界。

  港澳青少年荆楚行研学专列、深港侨界学生夏令营团队、海外华裔青少年2023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上合少年儿童“世界是课本”主题研学活动等研学团队,让世界青年重新认识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

  比起未经世事的孩子,他们感触更深,更多元?;蚴盎匾黄缧耐蚶锿墓释燎榛?,或重燃中华儿女多奇志的身份认同,更甚者,立志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和促进中外友谊的推动者。

  还有数不清的国外青少年在三峡大坝前了解中国文化,见证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为了让从世界各地奔涌而来的“后浪”不虚此行,景区先后完成了国之重器世纪工程——科普篇、好奇篇、定向篇、水电篇等多项研学课程的优化,依托长江三峡博物馆,运用高科技开设“一滴水的旅行”“一度电的旅行”“一艘船的旅游”等好奇系列课程。

  三峡工程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名片”在景区与青少年的双向奔赴中更加鲜亮。数据为证:今年暑假青少年儿童参观接待达11万人次,比2019年同比增长340%。

  传承红色基因是一场接力跑。当下,三峡大坝旅游区全力营造红色氛围,用心讲好红色故事,在青少年心中埋下一颗红色种子,期盼未来有一天,这些被三峡水、大坝魂浸润过的青少年,能在更大的舞台,成为更好的三峡精神讲述者、传播者、传承者。(记者朱延筠 通讯员陈园园)

Copyright 2022 sxgw All Rights Reserved 宜昌市三峡坝区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