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区是湖北省三峡工程移民最早、就地就近安置移民最多、移民结构最复杂、安置难度最大的县市区,三峡工程坝(库)区移民涉及夷陵区4个乡镇(街道),征淹土地51220亩,移民5800户,移民总人数39486人。三峡输变电工程23回高压输电线路过境全区11个乡镇(试验区)、127个村,线路总长686.4公里,塔基1462座。全区因三峡输变电工程先后搬迁1647户6236人。
1992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国家部委、重点省市及湖北省内部分地市(单位)对口支援夷陵区。目前省外对口支援地区为:上海市、黑龙江省、青岛市;中央驻省及省内对口支援地区和单位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鄂州市、孝感市、天门市、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湖北分公司、人行武汉分行。
自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开展对口支援三峡工程移民工作以来,商务部、上海市、黑龙江省、青岛市、三峡集团公司以及省内支援单位累计支援资金123829.17万元、实施项目1128个。其中:上海市资金76475.13万元,项目586个;黑龙江省资金2798.44万元,项目70个;青岛市资金9788.1万元,项目185个;商务部、国务院三峡办资金3015.5万元,项目32个;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资金27211万元,项目96个;省发改委(三峡办)及省内单位资金4541万元,项目159个。
推动了社会事业发展,提升了公共服务能力。这些年来,商务部、上海市、黑龙江省、青岛市、三峡集团公司以及省内对口支援单位立足于民计民生,把解决移民群众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对口支援工作的重点,在教育、卫生、文化、生产生活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上加大项目配套力度,有力促进了夷陵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一是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先后援助资金7000多万元改善学?;∩枋┖徒萄跫?,援建了宜昌市上海中学、乐天溪中小学,改造了三峡高中、实验初中、三峡小学等近46所学校,促进了该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累计援助资金750万元,开展“爱心助学”活动,资助学生近 6000人次。二是努力改善医疗和社会福利条件。先后利用对口支援资金约7100多万元,建设了夷陵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计生服务站等10多家医疗机构,有效地提高了夷陵区医疗保障水平。为实现“老有所养”,先后利用对口支援资金5000多万元,建设了夷陵区社会福利院及乡镇福利院。三是推进移民村、安置小区建设。通过对口支援项目帮扶,建设移民村群众活动服务中心阵地52个、新农村示范点6个。
增强了自身造血机能,促进了移民安稳致富。在对口支援中,夷陵区始终坚持产业优先,积极破解坝库区产业“空心化”问题,带动移民安稳致富。一是助推农业提质增效。针对后靠移民生产资料匮乏的问题,先后利用上海市无偿援助资金4000多万元,发展柑桔、茶叶2万余亩、食用菌2万平方米,3000多名移民直接受益。特别是实施的茶树良种穴盘繁育基地、柑桔综合技术示范、官庄柑桔交易市场等项目,极大地促进该区农业主导产业提档升级。二是搭建工业发展平台。先后利用对口支援资金7600万元,建设移民就业示范基地、乐天溪三峡移民生态工业园等标准化厂房。利用青岛市援助资金3705万元,建设青岛工业园,已有荣盛、嘉源、佑利泵业等19家企业落户,该园区成为该区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三是推进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先后安排资金2500万元,兴建、改造三斗坪镇新生村农贸市场、移民农副产品展销点、乐天溪镇瓦窑坪村农贸市场、墩子河污染治理项目等,解决了部分移民群众经商就业问题,方便了移民农副产品的采购和销售。
深化了互动交流合作,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夷陵区在广泛争取对口支援的同时,积极创新对口支援方式,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促进互惠互利,多赢发展。一是开辟夷陵特色产品入沪绿色通道。通过对口支援平台,在上海松江国际食品城、上海西郊国际食品城、闵行区虹桥镇设立特色产品展销中心,促进农超对接,推行网上营销,全区90个农特产品顺利录入到上海市国内合作交流中心“携手网”。稻花香、萧氏、邓村绿茶、十八湾、好智多等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在上海设立销售点。二是大力开展科技帮扶???ldquo;科技三峡行”活动,实施奶牛养殖、柑桔与茶叶综合技术示范、甜玉米浆开发、低品位磷矿利用等三峡科技专项,助推产学研合作,有力促进了夷陵区产业转型升级。三是积极引进经济合作项目。充分利用对口支援政策优势,抢抓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机遇,成功引进了均瑶集团、粤海纺织、爱登堡电梯等一批优强企业到夷陵区落户。
强化了人力资源开发,提升了干部队伍素质。一是组织干部外出学习。近年来,上海市、青岛市等对口支援单位通过多种形式,累计培训夷陵区党政干部、基层干部9800余人次,大力提升了该区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提供智力支持。上海市、商务部等先后援派挂职干部42名(上海市24人、商务部8人、黑龙江省3人、三峡集团7人),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发展思路带到该区,为夷陵区经济社会发展献智献力。先后安排夷陵区党政干部、教师、医护人员到上海市挂职,选派优秀医生、教师到夷陵区开展业务指导,为该区培养了一批业务骨干。三是加强移民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对口支援,组建了三峡移民劳务服务中心、三峡移民培训就业服务中心,建立了三峡移民就业劳务基地,每年安排对口支援资金,对三峡移民、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年培训移民600多人次,使一批失业人员成功创业就业。
30年来,大坝之地夷陵区得到了国务院三峡办、商务部等国家部委,上海市、黑龙江省、青岛市、三峡集团以及湖北省内各单位的大力援助。
国家部委
1992年以来,国务院三峡办、商务部累计向夷陵区无偿援助资金3015.5万元,项目32个。其中,2006—2019年无偿援助资金2183万元,项目15个。商务部通过将夷陵区纳入“东桑西移”试点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整村推进”、全国“双百市场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项目,为夷陵区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捐资为夷陵区教育卫生事业发展、人才培训、灾后重建贡献了力量。援助资金1000万元助力解决夷陵区三峡输变电遗留问题,为三峡库坝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作出了贡献。商务部通过将夷陵区纳入“东桑西移”试点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整村推进”、全国“双百市场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项目,为夷陵区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捐资为夷陵区教育卫生事业发展、人才培训、灾后重建贡献了力量。
上海市
自1992年以来,上海市无偿援助资金76475.13万元,项目586个。
强化资金支持,增进库区移民福祉。重点援建三峡移民就业基地一、二、三期标准化厂房及乐天溪镇移民生态工业园标准化厂房8万平方米,化解坝库区产业空心化难题。建设夷陵区移民电商产业园、太平溪镇移民就业中心、小溪塔街道营盘移民就业中心等,帮助解决移民就业。复垦土地229.9公顷,支持茶叶、柑橘、桑蚕、猕猴桃等农业产业发展,形成移民致富增收的产业支撑。援建宜昌市上海中学、东湖初中、乐天溪初级中学、静夷学校等28所学校,连续16年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助推夷陵区建设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援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茶苑小区,小溪塔街道营盘社区、官庄村、东湖社区等56个移民示范小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及文化活动广场,为夷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全域旅游夯实基础。援建区妇女儿童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夷陵医院鸦鹊岭分院、乐天溪镇卫生院、三斗坪镇卫生院等,使夷陵区医疗卫生条件实现翻天覆地大改观。援建夷陵区社会福利院、小溪塔农村福利院、雾渡河福利院、下堡坪乡福利院等13所福利院,帮扶夷陵区实现鳏寡孤独老有所养。实施安全饮水、异地搬迁等精准扶贫项目25个,解决坝库区移民“两不愁三保障”重点难题。援建小溪塔街道官庄村柑橘交易市场、罗河路中心菜市场等6个集贸市场,极大缓解移民群众生产生活物资交易不便问题。
深化经济协作,增强夷陵内生动力。上海市多次组织企业来夷参加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经贸洽谈会、上海市对口支援宜昌暨中国光彩事业三峡库区(宜昌)行项目推介会、中国宜昌三峡国际旅游节等活动,吸引大批上海企业来夷考察投资,上海爱登堡电梯(宜昌)有限公司于2013年落户夷陵区。在沪夷两地关怀关心下,湖北均瑶大健康饮品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宜昌粤海棉纺织有限公司实现快速发展。
上海市支持夷陵区在沪开展上海对口支援地区迎新春特色展销会“三峡夷陵旅游产品上海推介会”“上海·夷陵2011年旅游深度合作促进会”、“2013年上海旅游节静安金秋都市游·灵秀湖北探秘神农相约夷陵风情展”、“爱上宜昌相约夷陵”2016年上海旅游节静安金秋都市游暨“美丽夷陵”风景展示活动、2017“魅力茶乡·诗画夷陵”上海旅游推介会等活动,两地携手开展上海宜昌旅游包机活动,深化两地旅游合作。夷陵区多次参加上海旅游节、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食品博览会、对口支援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等活动,推动夷陵农特产品进入上海市场,也满足上海市民对优质农特产品需求。2018年10月两地共同举办的“奔跑吧!柑橘”公益活动,创新了对口支援与结对帮扶新模式。上海每年参加在夷陵举办的“缤纷四季乡约夷陵”乡村游、中国宜昌(夷陵)柑橘节等活动。并在上海松江国际食品城、上海西郊国际食品城、上海市闵行区虹桥镇设立特色产品展销中心,2019年支持夷陵区在上海蒂芙特国际茶城和静安区和宁市场分别设立夷陵区茶叶展销中心和农产品产销中心。夷陵区90个农特产品顺利录入到上海市国内合作交流中心“携手网”,稻花香、萧氏、邓村绿茶、十八湾、晓曦红等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在上海设立销售点。晓曦红多次在沪开展宜昌蜜桔上海推介月活动,宜昌蜜桔顺利进驻上?;蚴⒐何镏行母魍阆?。
高频互动交流,促进两地情感交融。两地区委、区政府、人大、政协等主要领导保持每年互访交流。在沪夷两地频繁交流互动推动下,静安区、闵行区街道(镇)与夷陵区乡镇(街道、开发区、试验区),民政、卫健等部门建立结对共建友好单位。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居民区与夷陵区太平溪镇村(社区)结对友好村居(社区)。部分学校也先后建立结对共建关系。
静安区与夷陵区乡镇(街道)、部门结对共建一览表
静安区 | 夷陵区 | 静安区 | 夷陵区 |
天目西路街道 | 邓村乡 | 彭浦镇 | 分乡镇 |
芷江西路街道 | 黄花镇 | 江宁路街道 | 乐天溪镇 |
临汾路街道 | 龙泉镇 | 石门二路街道 | 三斗坪镇 |
南京西路街道 | 太平溪镇 | 大宁路街道 | 雾渡河镇 |
北站街道 | 下堡坪乡 | 曹家渡街道 | 小溪塔街道 |
静安寺街道 | 鸦鹊岭镇 | 宝山路街道 | 樟村坪镇 |
彭浦新村街道 | 经济开发区 | 共和新路街道 | 东城试验区 |
工商联 | 工商联 | 区直机关工委 | 区直机关工委 |
规划和土地管理局 |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科学技术委员会 | 科技局 |
商务委 | 经济信息化和商务局 | 旅游局 | 文化和旅游局 |
民政局 | 民政局 | 卫计委 | 卫生健康局 |
残联 | 残联 | 投资服务办公室 | 招商局 |
应急管理局 | 应急管理局 | 司法局 | 司法局 |
统战部 | 统战部 |
注:闵行区虹桥镇与夷陵区三斗坪镇为结对共建乡镇。
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与夷陵区太平溪镇村(社区)结对共建一览表
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 | 夷陵区太平溪镇 | 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 | 夷陵区太平溪镇 |
升平居民区 | 龙潭坪村 | 中凯居民区 | 落佛村 |
延中居民区 | 长岭村 | 新成居民区 | 富城坪村 |
泰兴居民区 | 太平溪村 | 重华居民区 | 徐家冲刺 |
华业居民区 | 黄家冲村 | 茂北居民区 | 伍相庙社区 |
古柏居民区 | 小溪口村 | 陕北居民区 | 古村坪村 |
陕南居民区 | 美人坨村 | 联华居民区 | 林家溪村 |
威海居民区 | 韩家湾村 |
静安区与夷陵区学校结对共建一览表
静安区 | 夷陵区 | 静安区 | 夷陵区 |
和田路小学 | 实验小学 | 上海闸北八中 | 实验中学 |
小溪塔二小 | 鄢家河中学 | ||
小溪塔三小 | 上海中学 | ||
冯家湾小学 | 东湖初中 | ||
黄花小学 | 乐天溪初中 | ||
上海静安教院附小 | 樟村坪中小学 | 上海市大宁国际小学 | 鸦鹊岭镇梅林小学 |
鄢家河小学 | 三斗坪小学 | ||
雾渡河小学 | 上海市久隆模范中学 | 三峡高中 | |
上海市闸北第八中学 | 东湖高中 | 上海大学市北附属中学 | 小溪塔高中 |
两地连续多年开展文化、旅游等交流互访活动。2012年9月,夷陵区在上海市开展“牵手三峡·感恩上海”活动,举行上海市对口支援湖北省三峡库(坝)区移民工作座谈会,举办上海市对口支援夷陵区成果及夷陵区旅游文化摄影展,宜昌经贸推介会及“我从三峡来”上海对口支援夷陵20年答谢演出等活动。2017年5—9月,夷陵区结合上海市茶文化旅游节、上海旅游节等活动,在上??刮幕⒙糜?、农特产品“三进静安”活动。2018年,静安区组织开展“名师、名企、名厨”进夷陵活动,促进两地教育、企业和餐饮文化交流。2017年4月,上海市静安寺主持慧明法师行脚夷陵区古慈寺,促成两地佛教文化交流,静安寺援助古慈寺100万元塑十八罗汉。自2015年起,静安区与夷陵区共同开展“上海孩子看三峡”、“三峡孩子看上海”系列夏令营活动,深化两地情感交流和历史传承。2010年静安区“11·15”重大火灾发生后,夷陵区第一时间动员全区人民捐款65.38万元驰援。
扶智赋能并重,锻造发展中坚力量。自1995年以来,上海市累计援助无偿资金2962.3万元支持夷陵区开展移民就业技能培训和干部培训。接受夷陵区的干部、医生、教师赴静安区、闵行区挂职锻炼、跟班学习,选派优秀医生、教师到夷陵区开展业务指导,培养了一批业务骨干。为夷陵区开展“订单式”培训班,培训干部、各类技术人才6364人。在静安区社联会、光彩事业促进会、“乐创意”等帮扶下,培育了谢蓉等一批移民创业致富带头人。
黑龙江省
自1992年来,黑龙江省无偿援助夷陵区资金及物资2798.44万元,项目70个。
加强互访交流,促进两地友好往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成立的由副省长任组长,省直30多个委(办)局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对口支援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开展对口支援三峡坝库区移民工作,派出优秀干部到夷陵区挂职,组团来夷考察,为夷陵区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同时,夷陵区先后有11批70多人次赴黑龙江商议对口支援工作事宜。2017年,夷陵区在黑龙江省举办湖北省三峡库区现代特色农业主题培训班,开展旅游招商推介活动,取得较好效果。
慷慨解囊相助,促进民生事业发展。黑龙江省援建三斗坪镇、雾渡河镇、邓村乡等福利院项目建设,解决移民三无老人养老问题。援建三斗坪镇高家冲村安全饮水及文化广场、柏果埫村安全饮水、小溪塔街道冯家湾社区移民小区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以及三斗坪镇移民就业中心、石牌村文化中心、乐天溪镇莲沱村便民服务中心、小溪塔街道营盘创业就业服务中心等项目,使移民群众办事更加便捷,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深化经济合作,增强区域发展实力。黑龙江省立足夷陵“桔都茶乡”的资源禀赋,加大对夷陵区优质农产品出口的支持力度,自2011年启动首批柑橘出口俄罗斯以来,借助黑龙江与俄罗斯边境口岸优势,夷陵区农产品出口得到快速增长,年出口俄罗斯柑橘达300多吨。
青岛市
自1992年以来,青岛市累计无偿援建资金9788.1万元,项目185个。
深交流促对接,合作发展空间不断拓展。青岛市明确崂山区与夷陵区结对,夷陵区广电、人社、招商、旅游等部门先后与青岛市对口部门开展互动合作。两地相继开展“江海牵手,情系夷陵”青岛媒体夷陵行、青岛企业家夷陵行、青岛孩子看三峡等系列活动。夷陵区在青岛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举办各类培训班26期,累计培训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移民致富带头人、村(社)干部等各类人员1159人次。
建园区兴产业,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在青岛市的援助下,自2010年以来,夷陵区规划建设464公顷青宜综合产业园。已累计筹资2.5亿元投入园区开发建设,其中青岛市援助3705万元,园区骨架全面拉开,功能配套逐步完善。截至目前,已入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家,实现产值75亿元,利税1.15亿元,安置就业4200人,其中移民1200人。夷陵区围绕食品饮料产业转型升级,受援建成年产3000吨水果罐头生产线和果杯生产线,年加工转化柑橘2万余吨;围绕茶产业提档升级,受援建成萧氏茶叶产业科技园,新上茶叶鲜叶清洗自动化生产线,发展生态茶园46.67公顷,推广现代茶叶栽培、种植、采摘新技术;围绕旅游产业发展壮大,硬化通往三峡人家、晓峰景区道路13公里,极大改善景区旅游环境。成功引进山东嘉源食品等一批优质企业落户夷陵。
重民生惠移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在青岛市的大力援助下,乐天溪九四希望小学、夷陵区实验初中、三峡高中等15所教育机构的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促进了夷陵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青岛市先后为夷陵医院、区计划生育服务站、太平溪镇中心卫生院等7家卫生医疗机构改扩建提供资金支持,有效改善了坝库区移民就医条件,促进了全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借助青岛市对口支援资金,夷陵区扎实开展8个村(社区)的阵地建设,新建了一批移民活动中心、文体广场、医务室、图书室、安全饮水等公益设施,丰富了移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
三峡集团
2006年以来,三峡集团不断深化同夷陵区长期形成的“相互依托、互惠互利、唇齿相依、合作共赢”关系,以企地共建形式,截至目前共援建夷陵区项目96个,援建资金27211万元。
援建乐天溪移民生态工业园标准化厂房,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吸引一批企业落户园区,增强坝库区移民乡镇自身造血功能,为移民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支持三峡茶谷建设和萧氏、龙峡等茶产业龙头企业发展,援建太平溪镇早市茶基地。扶持三斗坪镇茧丝绸、太平溪镇“乐创服”孵化中心及民间手艺“?;ㄐ?rdquo;和乐天溪镇食用菌等特色产业,为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以带动桑蚕养殖等相关农户脱贫致富。
从改善移民生产生活环境入手,援建中堡村、下岸溪村水厂,让4000多名移民用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援建三斗坪镇集镇道路刷黑及沿江步行街项目建设、中堡村环行公路、乐天溪江峡二路、江峡三路、黎黄路、旺达路、太平溪镇陈坛路改造升级等交通建设项目,拓宽了坝区组团城市骨架,改善道路交通环境,方便群众出行;支持乐天溪镇、太平溪集镇防洪工程建设和龙黄路、库周路灾后重建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帮扶乐天溪镇陈家冲村农贸市场建设和事关群众福祉的民生工程,便利了居民的生活,改善了坝区周边卫生环境。援建坝区周边移民村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以丰富群众文化业余生活,促进人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开展土地复垦,无偿返还征而未用土地700余亩,提供机械设备帮助移民村复垦土地904亩。实施三峡专用公路对社会开放、三峡大坝旅游景区对中国游客(含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华人、华侨)实行门票免费,同意并支援夷陵区新建三峡专用公路冯家湾匝道和改建夜明珠匝道,实现了互连互通,成为夷陵区农副产品“走出去”的绿色通道。
帮助夷陵区抢险救灾。在2010年7月23日太平溪、邓村等乡镇遭遇强降雨灾害后,援资100万元,无偿提供大型机械设备,帮助抢险救灾??舴銎吨?。三峡集团与全国妇联共同设立“水库移民妇女发展扶贫基金”,其中资助夷陵区10万余元。加强旅游合作。支持三斗坪旅游明星镇建设,并谋划以三峡坝区为核心,以峡、坝、景、城为支点的旅游资源一体化开发,打造长江三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强人才交流。选派4名政治坚定、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领导干部到夷陵区挂职,驻点支援,加强科技、金融、工业经济、招商引资、对口支援和“企地共建”工作。
省内各单位
1992年以来,省三峡办、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鄂州市、孝感市、天门市、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华中分部、中国电信湖北分公司等省内单位累计无偿援助夷陵区资金4541万元,援建项目159个。其中,援助800余万元高标准改造小溪塔街道谭家榜、营盘等移民小区,大力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援助700余万元助力太平溪镇古村坪村茶叶交易市场、三斗坪镇食用菌产业发展等贫困村脱贫攻坚和农业产业发展;援助400余万元提升黄花镇、邓村乡等农村福利院硬件环境;援助400余万元助力下堡坪乡卫生院改造、三斗坪镇高家冲村村级卫生室新建等卫生事业发展;援助400余万元助力乐天溪镇孙家河村污水处理安全饮水和小溪塔街道柏木坪村道路改造等农村人居环境和道路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