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一晚同城约茶_100元附近联系方式,全国空降24小时免费,风楼阁交友平台

当前位置:

屈原故里秭归县

日期:2024-03-04 15:23来源: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坝区工作委员会 阅读量:

  秭归县地处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畔,三峡工程坝上库首,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和革命先驱夏明翰的故里,是著名的“中国脐橙之乡”“中国丝绵茶之乡”“中国龙舟之乡”“中国诗歌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美食之乡”“中国最美外景地”“中国天然氧吧”。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省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全县辖12个乡(镇)、167个行政村、12个社区,36.86万人,国土面积2427平方公里。秭归是三峡工程移民大县,三峡工程坝区、库区涉及全县9个乡镇71个村,动态移民达10万之众,淹没综合指标占全库区的10%、湖北省库区的53%。

  对口支援30多年来,在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对口支援地区和单位的无私帮助下,按照“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要求,秭归对口支援工作实现了从无偿资金支持为主向开展经济项目合作为主、从“输血型”到“造血型”、从“经济增长”到“绿色发展”的转型跃升,昔日峡江小城正在向坝上明珠蝶变。截至2023年,对口支援累计引入各类资金10.66亿元,其中无偿援助资金10亿元,培训党政干部和专业人才近12636人次。

  强化基础建设,让发展的底盘硬起来。由于历史原因,秭归的重大基础设施“先天不足”,成为掣肘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对口支援地区和单位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拿出真金白银全力支持秭归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推动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8年以来,累计引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0余个,资金2.27亿元。县城城区面积拓展到14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5万人,相当于再造了两座县城;主城区实施了提档升级改造,宽敞明亮的平湖大道、建东大道、明珠大道、滨湖大道四通八达;迷人的徐家冲港湾、天问公园、望江公园成为人们休闲健身的好去处;金缸城新区如冉冉升起的新星,与三峡大坝遥相呼应。县人民医院、县三峡工程希望小学、县二水厂、县福利院、县广电中心、县文化演艺中心等,处处可见对口支援的结晶。

  截至目前,秭归县公路总里程达到6000公里,是移民前的3倍,三峡翻坝高速公路直达县城,实现了进出高速路、干线二级路、乡镇通油路、村村硬化路、组组通达路的目标。武汉市援建的秭归长江大桥,让屈乡人民千百年来的大桥梦成为现实。复建以秭归港为重点的6大港口,年客运规模240万人次,货物吞吐量115万吨,秭归正逐步成为长江中上游重要的交通物流枢纽。

  培育特色产业,让发展的动能活起来。产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大动能。对口支援省市和单位不仅给予无偿援助“输血”,还通过培育特色产业“造血”,推动秭归实现自主发展、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帮助秭归兴办对口支援工业园区,牵线搭桥促成森达集团、AB集团、华扬太阳能、维维豆奶、戈碧迦光电、百丽集团等20多家名优企业先后扎根秭归,推动形成了光机电、食品加工、纺织服饰、新型建材等优势产业集群,带动移民上万人就业。

  在科技部、相关科研院校的支持下,秭归实现了从小而全的粗放农业到以“两果两叶”为主的特色农业迭代,特色农业基地面积达到80万亩以上。连绵不断的柑橘园漫山遍野,创造了一年四季产鲜橙的发展奇迹,全县90%的乡镇、80%以上的行政村、70%以上的人口从事脐橙相关产业,柑橘年产值突破100亿元,秭归荣获“全国柑橘产业30强县”。同时,茶叶、核桃、小水果等产业竞相发展,成为秭归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江苏省、常州市通过牵线搭桥,引进江苏常州露源生态茶叶有限公司在秭归建设茶叶基地2570亩,带来标准化的管理理念,每年聘请专家提供技术指导服务,有力推动了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江苏省、武汉市动员各地各部门促销农副产品15万吨,全力支持秭归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秭归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92年的462元上升到2023年的16166元。

  聚力民生改善,让发展的成色靓起来。对口支援地区和单位把支持脱贫攻坚放在重要位置,助力秭归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国家电网投资1.05亿元为秭归无偿捐赠建设48座光伏发电站,每村每年通过光伏发电可增加15万元收入;长江委协调争取投资近4000万元的大乐山洪沟治理项目和范家坪村精准帮扶项目落地。

  为确保移民安稳致富,对口支援地区和单位还帮助秭归织密“民生保障网”,促使移民生活大幅改善。三峡集团、江苏省等支援1800多万元新建秭归县第一实验中学,帮助解决移民子女入学难的问题;投资4000多万元的九里移民安置小区功能完善工程完工,极大改善移民群众居住环境;省直相关部门指导实施消除零就业工程,帮助困难家庭和“4050”人员就业,举办多期技能培训班,将移民群众扶上马、再送一程。

  江苏省、武汉市等单位支援资金2600多万元支持体育馆建设及凤凰山绿化建设;省文化厅等部门大力支持秭归传承弘扬屈原文化,推动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影响力不断提升,《峡江船工号子》《秭归花鼓舞》《敲起琴鼓劲逮逮》摘取全国群星奖桂冠。秭归文化体育事业得到繁荣发展。

  湖北省有关部门大力支持茅坪镇建东村建设移民安稳致富示范点,带动全县各地探索以“幸福村落”为载体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模式,该模式荣获“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项目”等荣誉,入选“全国乡村治理20个优秀案例”,成功走出了基层社会治理的“秭归路径”。

  狠抓环境治理,让发展的后劲足起来。“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秭归地处三峡工程坝上库首,担负着“确保一库清水永续东流”的重大政治责任。对口支援地区和单位结合库区生态环境实际,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近年来,江苏常州中旖控股有限公司积极推动秭归县企业开展煤改气工作,2020年投资建设的水运应用LNG项目,是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水运行业应用液化天然气第二批试点示范项目之一,是积极融入国家“气化长江”战略、构建绿色长江航运的重要举措。各方投入移民资金1.2亿元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清洁家园”“三个最美”建设,推行垃圾分类处置,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在全省率先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利用。支持秭归加强天然林保护、长江防护林建设以及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覆盖率达到77.57%,优良空气天数常年在300天以上,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天然氧吧”,探索出“两山”转化的“秭归经验”。如今的秭归,长江两岸绿意盎然、水天一色,绿色发展后劲绵绵不绝。

  30年来,屈原故里秭归县得到了江苏省、武汉市、三峡集团以及湖北省内有关单位的大力援助。

江苏省

  江苏与秭归一江相连,东西相顾,情谊深厚。自对口支援开展以来,江苏省高度重视、无私奉献,大力支持秭归经济建设,在秭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截至2023年底,江苏省各级各部门共计无偿援助秭归资金及物资折款2.47亿元,援助经济合作项目20个,援建重点社会公益项目50多个,培训党政干部和专业人才2100多人次,每年帮助销售农副产品2000多吨,为推动秭归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有力促进了基础设施改善。江苏省各级各部门立足长远,狠抓根本,先后在教育、卫生、文化等多个领域援建了公益项目。支援了以九里移民安置小区、水田坝乡集贸市场改造为代表的移民小区项目,以江苏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屈原廉政教育基地提档升级为代表的基础设施项目,以秭归县第一实验中学、县人民医院为代表的教育卫生项目,极大地改善了秭归县群众的生活条件、提高了居民生活幸福感。

  有力促进了工业转型升级。积极开展经济合作,搭建项目合作平台,帮助秭归增强“造血”功能。江苏AB集团于2014年将昆山生产车间全部搬迁至秭归,将企业核心品牌转移至秭归生产,设立中西部区域决算中心,建立中西部区域总部。江苏常州中旖控股有限公司2015年落户秭归以来,积极推动秭归企业开展煤改气工作,2020年投资建设的水运应用LNG项目,是中旖新能源积极融入国家“气化长江”战略,构建绿色长江航运的又一重要成果。以AB集团、中旖新能源为代表的对口支援企业的落户,拓展了秭归工业骨架,增强了秭归经济实力,成为三峡库区经济合作的成功典范。

  有力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江苏立足科技支援,实施了“秭归名特优产品科技示范园”等项目,促进了秭归茶叶、脐橙栽培与国际先进技术的接轨。江苏常州露源生态茶叶有限公司投资1200万元,建设了350亩核心示范园和100亩的白茶种苗繁育基地,为秭归生态农业的发展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常州露源公司与浙江安吉溪龙贡茗茶厂在屈原镇九盘山投资5800万元,新建2000亩黄金玉白茶示范园,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同时,江苏各级各部门、各大型企业积极认购以秭归柑橘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助力秭归农产品销售。

  有力促进了人才队伍建设。江苏南通、镇江、常州、扬州、泰州、盐城市委党校先后为秭归举办了不同层次、不同主题的党政干部培训班和专业技术培训班等,培训中青年干部、党务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各类引进人才等2100多人次;先后安排年轻后备干部到镇江、盐城挂职,学习江苏先进的发展理念。

  有力促进了两地深化交流合作。2018年,江苏省政府支持秭归在南京开展招商引资推介暨秭归原创民俗歌舞剧“大端午”回馈演出,活动的开展不仅加强了两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巩固对口支援成果、建立招商引资长效机制,还达到了深入宣传推介秭归的效果。江苏省政府王志忠副秘书长率团到秭归进行考察,进一步落实南京招商活动成效,南京企业家协会也组团到秭归进行了产业环境考察。在国家对口支援“十四五”规划未出台之前,江苏省率先出台“十四五”对口支援三峡库区规划,从招商引资、人才培养、资金支持、教育卫生、文化旅游、乡村振兴、扶贫消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划,为秭归做好“十四五”对口支援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武汉市

  30多年来,武汉市各级各部门共援助秭归资金及物资折款1.43亿元;援建移民乡镇中小学校10多所,援建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20多个;开展经济合作项目8个,完成投资约6亿元。

  大力支持移民搬迁及地灾防治工作。秭归作为三峡库区搬迁时间最早的县,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加之受当时移民政策、规划、资金等因素的限制,搬迁任务十分艰巨。在秭归移民迁建的关键时期,武汉市相关部门慷慨解囊,纷纷捐资援助移民搬迁。武汉市委市政府及市财政局、市国税局等市直部门共无偿支援移民搬迁资金320.8万元,助力移民搬迁提速。2003年7月,武汉市委、市政府捐赠20万元用于沙镇溪镇千将坪村特大山体滑坡灾民生产生活安置。两地在对口支援中建立深厚的感情,去年疫情期间,秭归通过武汉市政协、市发改委及市慈善总会等部门协调,捐赠了125吨爱心脐橙,分两次及时送达武汉市抗疫医院一线医护人员及工作人员手上,表达了38万秭归人民对英雄武汉人民的敬意。

  强力推动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发展。秭归经济基础差,财政实力薄弱,各项公益事业发展较为滞后。武汉市立足长远,积极扶持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民政、城市建设等,援建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项目,极大地改善了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教育方面,援建了县一中、县职教中心等10多所学校,武汉市教育局与秭归签订了对口支援与帮扶的框架协议,在学校硬件建设和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帮扶;卫生方面,援建了县人民医院、县防保中心、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郭家坝镇卫生院等;民生方面,援建了科技馆、图书馆、体育馆、九里新农村建设等;基础设施方面,援建了武汉路、县二水厂、物流园管网、移民生态工业园防洪工程等项目;旅游方面,帮助秭归县高标准地制定了凤凰山景区绿化规划,安排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绿化施工,无偿提供价值1000万元的名贵树木,极大地提升了屈原故里景区的观赏性和档次,为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奠定了坚实基??;资金方面,加大资金帮扶力度,每年安排750万元,重点支持移民小区、福利院等公益项目建设,为居民改善居住条件、提升教育医疗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倾力推进经济项目扶持和交流合作。为帮助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武汉市在坚持无偿援助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当地名优企业到秭归投资兴业,例如投资8000万建设了星云玻璃,与秭归在工业经济、城市建设和文化旅游方面加强合作,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能力。在武汉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秭归与武汉市政建设集团、中铁大桥局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启动并完成投资21亿元的秭归长江大桥建设,开创了全省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的先河。成功举办2019年首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介暨民俗原创歌舞剧《大端午》展演及“2021武汉·宜昌对口支援绿色产业发展推介会”,为秭归做好“十四五”对口支援招商引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致力开展智力帮扶提升发展质效。武汉市把智力合作作为对口支援的重点内容,着力开展技术交流、人才培训。截至目前,武汉市共为秭归党政机关、教育、卫生等行业开展各类培训3300余人次。武汉市专门为对口支援四县组织举办“武汉市对口支援地区党政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通过学习培训,库区干部进一步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提升了能力。武汉市科技局立足科技支援、智力帮扶,实施科技兴农战略,连续多年扶持秭归脐橙技术革新,使秭归实现了四季有鲜果上市,秭归脐橙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和产地认定,先后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武汉协和医院与秭归县中医医院合作,在秭归建立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开展远程会诊、互动式远程教育和业务临床指导,使秭归人民在县内就能享受到国内专家的高质量医疗服务。协和医院专家来秭开展各类手术20台次,远程会诊重症疾病患者 200余人次,义诊1600人次,县中医医院选派46名医务人员到武汉协和医院进修学习。

三峡集团

  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三峡集团公司不断加大支援秭归经济社会发展力度,共无偿援助资金及物资折款1.48亿元,援建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20多个。

  全力帮扶民生发展。三峡集团公司于2009年无偿支援1000万元,帮助新建秭归县三峡工程希望小学,不仅有效缓解了县城东迁以来的学龄儿童就学难现状,而且成为引领县学??蒲Х⒄沟难?。近年来,三峡集团公司为帮助缓解城区中学布局不均衡、学生就学压力大、班额超标严重等矛盾,援助1000多万元建设金缸城新区初中项目(秭归县第一实验中学),现已投入使用。援助的磨坪乡初级中学宿舍楼新建项目改变了秭归乡镇学校住宿环境。针对县城区只有一所县级医院的实际,三峡集团公司于2013年援助800万元建设县中医医院综合楼项目,使该院由一所乡镇卫生院成功步入二甲医院行列。2019年援助350万元用于茅坪镇村卫生室新建及改建项目,项目建成运营后惠及泗溪村、兰陵溪村、陈家冲村居民和村民,极大的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改善了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三峡集团投资1000万元建立“秭归三峡集团健康扶贫基金”用于解决贫困群众的大病救治工作,为秭归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重要贡献。

  着力扶持基础设施。秭归地处山区,城镇多位于山底平地,易遭受洪涝灾害,集镇河堤建设尤为重要。三峡集团先后支援两河口镇150万元,用于集镇河堤建设,援助石料50万方,捐助约2000万元的石料物资用于茅坪河堤治理,同时与秭归合作开展茅坪河流域综合治理PPP项目;出让土地20亩用于凤凰山景区停车场修建;支援资金360万元,高标准建设茅坪镇建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群众办事更加便捷。分两年援助资金1200万元,用于推动三峡大坝副坝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修复,提升长江生态环境质量,使秭归副坝周边人民居住条件和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齐力开展产业合作。三峡集团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经济项目合作。强化三峡坝区旅游资源整合经营,与湖北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公司、县人民政府共同组建高峡平湖旅游公司,联合推出“屈原秭归·三峡大坝”为主题的系列旅游产品,将秭归打造成为集高峡平湖、三峡大坝、屈原文化三大世界级旅游资源于一体的旅游胜地,促进了县旅游景区的提档升级,实现高峡平湖秭归片区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

  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多年来,流域枢纽运行管理中心坚持在不影响工程建设和大坝运行的情况下,为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车辆借道三峡专用公路通行提供便利,为县企业产品和农副产品运输等开辟“绿色通道”。自2015年3月1日起,三峡专用公路面向社会开放,为秭归人民出行带来极大便利。三峡集团公司积极支持建设三峡翻坝高速公路,解决了秭归对外交通瓶颈,拉近了秭归和外界的距离,为秭归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合力抓好环境保护。自2005年开始,秭归县每年与三峡集团公司共同参与长江干流漂浮物清理处置,组建漂浮物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漂浮物清理长效工作机制。10多年来,三峡集团公司不断优化漂浮物清理和坝区库区环境整治工作方案,积极探索便捷高效的打捞转运方式,斥巨资打造“三峡清漂”系列大型专用环保船,扎实做好漂浮物清理、消落区治理和生态修复等工作。三峡集团公司累计为秭归长江干支流清漂工作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年均打捞漂浮物2万立方米左右。三峡集团公司和秭归县采用PPP模式投资17亿元改造秭归治理茅坪河流域,实施曲溪污水处理厂等18个环保项目,实现了坝区江面清、库岸洁,确保了三峡大坝安全运行。

  鼎力开展精准扶贫。三峡集团公司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对帮扶秭归县茅坪镇庙河村,选派精干力量组建工作队驻村,确保了庙河村在2018年顺利脱贫。近4年来,三峡集团公司累计投资或捐赠1000多万元,支持庙河村改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发展生态养蜂产业、农户危房改造等。同时,通过安排贫困户到集团公司当保安、帮助贫困户销售柑橘、生猪、盆景等方式促进贫困户增收致富。

湖北省内

  自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湖北省内单位包括宜昌市、荆门市、黄冈市、武钢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分公司、武汉船舶工业公司、宜化集团、省长江传媒集团、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省直单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对秭归真心帮扶、真情援助,为秭归县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30多年来援助资金及物资折款2.98亿元,培训党政干部和专业人才6300多人次。

  促进了办学条件大改善。秭归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基础差、底子薄,长期以来无法靠自身财力解决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差的难题。各对口支援单位了解情况后,积极行动,拿出“真金白银”支持秭归教育发展,援建了秭归县中高考考点建设项目、开发区小学教学楼改造项目、县一中图书办公综合楼维修工程项目、男女生宿舍改造项目以及茅坪中学、实验小学、希望小学、两河口小学、县直机关幼儿园等一大批移民乡镇中小学项目。这些援助项目的建设,使秭归移民孩子有了更明亮的教室、更舒适的住宿条件、更标准的实验室和运动场,极大改善了办学条件。

  促进了医疗水平大提升。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民对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原有的医疗卫生服务技术手段和配置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为了提升秭归县医疗水平,支援单位援建了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郭家坝镇卫生院、水田坝乡卫生院、两河口镇卫生院、泄滩乡卫生院、沙镇溪镇卫生院等一大批卫生院所建设,有效的改善了移民就医环境,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

  促进了移民居住环境大变样。结合《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合作规划(2014-2020年)》《湖北省对口支援三峡移民工作规划(2014-2020年)》,各对口支援单位将移民小区综合帮扶工作作为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的重点,集中资金助力秭归九里移民小区综合帮扶项目建设、庙咀移民小区等项目。通过对九里移民小区内主干道的硬化、供排水管网、输电线路改造及绿化实施等的完善,小区面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地改善了小区内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位于移民小区内的开发区小学,通过综合改造项目的实施,在短短的一年内校园面貌大为改观,原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土泥操场,已建设成为干净整洁的塑胶运动场,破败的学校大门和围墙改头换面为以国学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墙。这些对口支援项目的实施,解决了一批亟需解决的民生问题,改善了小区人居环境,完善了小区功能,提高了居住品质。

  促进了产业发展大转型。为切实增强秭归造血功能,不断提升自身发展能力和发展水平,各对口支援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助力产业发展。脐橙是秭归的支柱产业、农民的致富产业?;信┮荡笱Я⒆憧萍贾г?、智力帮扶,连续多年扶持秭归实施纽荷尔脐橙示范村工程、脐橙晚熟技术科技示范园、晚熟脐橙技术推广等项目。目前,秭归柑橘产业实现了四季鲜果上市,春有伦晚脐橙、夏有密奈夏橙、秋有屈乡秋橙、冬有纽荷尔脐橙。秭归脐橙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和产地认定,先后被评为“中国知名品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等。华中农业大学分别与秭归屈姑食品、秭源食品等公司在柑橘、核桃深加工综合利用等领域开展技术合作,开发出了屈姑橙酒橙醋橙茶、核桃露等新产品?;锌萍即笱?、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与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慧点科技有限公司、泰和石化设备有限公司、华维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开展产学研成果转化,助力秭归企业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促进了科技人才大进步。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以举办各种培训班的方式,为秭归培养了一批高技术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在各个领域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地质大学还在秭归建立了实训基地,并为县一中挂牌优质生源地。尤其是在“十三五”期间,省内各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共为秭归培训各类人才200余人次,为秭归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Copyright 2022 sxgw All Rights Reserved 宜昌市三峡坝区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