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波
个人简介
1974年6月生。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任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委副书记,上海市第十二批援三峡干部。现任上海市静安区临汾路街道党工委书记。
选派青年干部赴夷陵区挂职是上海市委、市政府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指示精神,支援三峡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于2012年1月到夷陵区挂职。根据宜昌市委组织部的安排,担任夷陵区委副书记职务,主要分管上海对口支援工作。我紧紧围绕“援夷陵为什么、在夷陵干什么、给夷陵留什么”进行思考如何在夷陵开展工作,把挂职作为一段奉献热血青春的人生历程,一段扎根基层、增长才干的人生历练和一段积极投身三峡坝库区建设发展、服务移民、服务农村的难得经历。
用双脚丈量民情
夷陵区是三峡大坝、葛洲坝、西陵峡所在地,是全国对口支援的重点区域之一。但长期以来,移民村需要什么样的项目,移民需要什么样的帮扶,没有人能够完全说得清楚。为了掌握这些情况,我下定决心走访全区所有集中移民村,摸清底数、掌握情况、找准问题、拟定措施。在区委和区政府领导的支持下,2012年6月,我精心制定了调研方案,抽调区三峡办、区移民局的工作人员组成课题组,设计了《夷陵区移民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查表》、《夷陵区移民村拟申报对口支援项目统计表》及调查问卷,表格及方案印发给相关村(居)提前准备,使调研活动有条不紊。
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带领调研组走访了夷陵区的4个镇、33个移民集中村,走访座谈移民村干部、移民300多人,现场踏勘援建项目30多个。实地调研结束后,我们建立了移民村项目库,组织撰写出《小资金惠及大移民》等系列调研报告。报告建议对口支援资金项目应向基层倾斜、向移民倾斜原则,对移民村应做到全覆盖,把移民排污排涝设施、农村道路硬化纳入对口支援范畴等,坚持每年为移民村办一件实事。
吃水不忘挖井人
黄花镇香龙山村地处夷陵区西北山区,海拔最高1100米,属于石灰岩山区,地处一亩湾的村民祖祖辈辈靠挑水生活,村民的夙愿是吃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2013年初,经村两委班子集体研究,村民代表会通过,决定在本村一组一亩湾兴建集中饮水工程,但由于资金缺乏,一直未动工。
2013年5月6日,我带领区委办、区三峡办的同志到香龙山村调研,看到有10多位村民正顺着公路挖沟。陪同调研的村委会主任周言武介绍说:“香龙山村是省级贫困村,全村有1113户、3467人,常年缺水。今年,经多方争取,一亩湾安全饮水工程已纳入全区安全饮水扶持项目,可解决资金2万元,村民负责投工投劳和入户资金3万元,缺口资金2万元,请李书记帮我们一把吧。”我当场表示会想办法全力支持。
回到机关后,我得知5月中旬静安区发改委主任李寅将到夷陵区考察对口支援项目建设情况,我用电话向李寅汇报了香龙山村的情况,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在我们的积极争取下,5月12日,静安区发改委一行考察夷陵时,在对口支援座谈会上特别为香龙山村捐款2万元。
资金问题解决后,村民热情高涨,男女老少自发投入劳动建成了40立方米的蓄水池一口、4立方米取水池一口。
在中秋节、国庆节来临之际,香龙山村一组的27户村民家家户户水声潺潺,每个村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从此结束了挑水吃的历史。吃水不忘挖井人,淳朴的村民在蓄水池上用大理石镶嵌一块“上海市静安区发改委援建”的牌匾,记录下了上海人民对夷陵人民的情谊。
放心不下新农村建设
2013年,夷陵区委在全体区级领导中开展了以“进园区、进工地、进企业、进村组、促跨越”为主要内容的“四进一促”活动,我主动要求,深入移民较多的三斗坪镇高家冲村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
高家冲村是坝区移民大村。由于原有村委会阵地狭小,仅能满足日常办公需要,群众大会议事无地方,文化活动无场所。为了方便群众办事,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要,2011年,上海对口支援资金100万新建了一栋文化活动中心。2013年2月22日,我到该村调研,了解到活动中心主体工程竣工后,相关办公、文体设施缺乏,村级无资金配套的情况后,又积极协调上海市静安区政府为夷陵区捐赠了50万元,并调剂10万元,支持该村购买会议桌、办公桌、电脑及音响设备。文化活动中心建成和使用不仅为该村“两委”班子提供了办公场所,还给村民提供了一个舒适休闲的文化活动场所。
解决买菜难问题
多年以来,夷陵区一直没有一个标准化的菜市场。在上海市的支持下,2011年开工建设了罗河路菜市场项目,总投资3968万元,其中上海市对口支援852万元。
为保证菜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我与国资公司的班子探讨菜市场建成后运营模式。8月份,在我的协调下,区国资公司组成考察组到上海市闵行区、武汉市、宜昌市考察学习了外地标准化菜市场运营管理模式,确定了国有自主经营方式,报经区政府审批,于9月份注册成立了罗河路菜市场管理有限公司。
罗河路菜市场具有高起点、高标准、全封闭特征的“菜篮子”工程示范市场,是第一家规范化的室内特色小吃经营场所,对于改善市民购物环境,购买“放心菜”,提升城市品位具有重要意义。
搭桥企业进军上海市场稻花香集团是夷陵区重点骨干企业,是夷陵纳税最多的企业,是湖北省首家过百亿的“农”字号企业。我时刻关注该企业发展,积极参加企业筹办的各类活动,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我利用过去在经贸部门工作经历和资源,带领稻花香集团分管负责人、市场部工作人员考察上海市场,拜访上???、良源特种食品公司、莘庄商务有限公司,协商稻花香系列产品拓展上海市场事宜。
为全力促进夷陵农产品开拓上海市场,我先后6次组织协调宜昌市、夷陵区有关部门、企业在上海举办特色农产品推介会。利用自身工作经验和渠道,协调华联吉买盛超市等组织开展“晓曦红宜昌蜜桔上海推介月”活动,组织夷陵农业企业到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考察,将夷陵农产品纳入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销售网络,为夷陵优质农产品进一步拓展上海市场打下良好基础。充分利用节庆平台,把夷陵特色农产品纳入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活动,累计签订农产品购销订单50万吨,签约金额19.8亿元。2013年底,夷陵区已有稻花香、十八湾等10多家企业100多个系列产品进驻上海市场销售。
在夷陵的挂职经历,非常难得,我倍加珍惜。两年间,我学到很多、提升不少、收获颇丰。两年间我竭力为坝库区移民做了一些事情、开展了一些工作,但是与领导的期望和群众的希望还有不少差距,我虽然离开了夷陵,但我永远心系夷陵、祝福夷陵、支持夷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