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一晚同城约茶_100元附近联系方式,全国空降24小时免费,风楼阁交友平台

当前位置:

把“挂职”当“任职”用真心换真情

日期:2024-03-04 14:18来源: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坝区工作委员会 阅读量:

赵峰

  个人简介

  1973年4月生。现任中共宜昌市夷陵区委副书记,上海市第十五批援夷干部。

  对外界甚至于我的家庭来说,对口支援夷陵是一份为期三年的挂职工作,但对60万夷陵人民来说,我是一条纽带,一座桥梁,我肩负着加深沪夷两地感情、交流两地文化、帮扶移民致富的重任,每每想到这里,从军27年的自豪感总会在心中燃起。援夷以来,我把“挂职”当“任职”,加压奋进,将夷陵视作第二故乡,战疫情、抓产业、稳发展、计长远,助力移民安稳致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开花。

  做支援群众的“及时雨”。2020年武汉封城当天,我因公滞留上海,得知疫情后,我第一时间向组织递交请战书。疫情来势汹汹,湖北物资紧缺、交通不畅,摆在我面前两件难题:一是怎么筹措物资,二是怎么送到夷陵。一方面,我利用身在湖北省外的优势,赶在上海封城前,赴其他省份蹲厂家、进药店,采购筹集到口罩、防护服、消杀用品等紧缺物资1000余箱。另一方面,发挥自己长期任职铁路军事代表的优势,通过国家铁路局综合司,协调上海、武汉铁路局相关部门,打通了抗疫物资运输绿色通道,将防疫物资分六批送抵夷陵,有效缓解了夷陵人民的燃眉之急。2020年3月19日,夷陵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全部清零,率先实现“收治率100%、治愈率100%、医护零感染”目标。

  2022年3月,上海出现规模疫情,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告急。夷陵区委区政府和60万夷陵人民的支持下,我们紧急筹集了58吨价值70万元的新鲜蔬菜、农产品。为确保抗疫物资快速抵沪,我再次逆行,带领运输车队星夜疾驶1300多公里,成为第一批送抵物资的对口支援地区。夷陵的感恩行动得到了上海市级媒体的高度关注报道,也受到群众的感谢和赞扬。4月,我主动参与协调宜昌市捐助上海物资的种类选定、包装、运输等,216吨价值200万元抗疫物资顺利抵沪。在卸载过程中,我们积极对接受捐单位,把“一拎就走”的蔬菜包送到封控市民手中。截至2022年5月31日,共协调组织夷陵各界人士分8批次,向上海捐赠果蔬及各类抗疫物资474吨,总价值561.4万元。

  做项目推进的“店小二”。2020年3月底夷陵恢复人车通行,丢掉了整整一个季度的发展时间,又恰逢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十三五”收官和乡村振兴开局之年,如何把丢掉的时间补回来,一度成为压在我心口的一块大石头。返夷后我遍访乡镇抓项目,工地在哪里,办公协调会就开在哪里,坚持问题即查即办,说干就干。当年项目开工率100%,资金拨付率达91.66%,刷新纪录。

  群众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群众利益再难也得上。2017年申报的石牌抗战纪念馆是上海市领导非常关注的一个项目,因各种原因停工长达3年之久,险些烂尾。后来,我硬着头皮跑多个部门协调争取,现场办公督办进度,现已审批启建,进入施工阶段。在我看来,项目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到最好,撒胡椒面式的项目帮扶不能最大限度发挥资金的效益。为此,我们严把项目申报关,将项目由原来的22个精简至12个。同时,为了做好脱贫攻坚巩固工作,经过充分调研、集中论证,我们集中打造了三斗坪镇中堡片区乡村振兴示范点。该项目让越来越多的三峡坝区移民搭上区域协同发展的“快车”,被列入上海市对口支援连投示范工程。

  做文旅互惠的“连心桥”。上海和夷陵同饮一江水,为推动沪夷两地文旅交往常态化、推动沪鄂文旅深度合作,我多次往返上海、湖北之间,反复协调文旅、市场监管等单位,经过不懈努力,2021年5月19日“国家旅游日”当天,首趟“静安·夷陵号”旅游专列开通,填补了上海对口支援夷陵29年来文旅专列的空白。

  2021年10月16日,在第二列“静安·夷陵号”旅游专列即将发车之际,陕西突发疫情,因两名在陕旅游的上海教师感染,上海一度被怀疑是病源地。我很担心,如果专列上有感染者怎么办,但是专列放弃容易开行难,如果放弃,之前的努力可能付之东流。我迅速召集卫健、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并会同铁路等相关单位开展会商,制定了周密的方案措施。综合研判后,最后果断决定按既定时间开行第二趟旅游专列。10月18日至24日,旅游专列安全开行、平安返回。在总结两次旅游专列成功开行的经验后,我们与吉祥、春秋航空公司对接协商,商定择机发行上海至夷陵旅游包机。

  2021年,两列近千名上海市民乘坐旅游专列畅游湖北,在荆楚大地留下了足迹和笑声。文旅产业“小火车”为对口支援注入“强动能”,带动三峡移民“大产业”,沪夷感情更深厚、合作更密切。“小火车拉动大产业”也成为对口支援工作精品案例,铁路旅游专列已成为上铁国旅主推的精品旅游线路之一。

  做助农纾困的“带货人”。疫情以来,夷陵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多重困难,三峡移民因疫情返贫、致贫的风险非常大,我深感责任重大,将着力点放在了扶持富民产业上。联系对口支援平台和乡镇,通过土地流转、免费发放羊羔等方式降低成本,同时安排专家赴夷推广“基地+农户+合作社”模式,提高宜昌白山羊的养殖成活率、技术水平及出栏量。瞄准行业风向,通过在对口支援地设展、办节会等方式,卖力吆喝拓展罐头熟食市场,打响宜昌白山羊品牌,辐射带动养殖户户均增收1.5万元。2020年以来,我们先后在上海、青岛、哈尔滨等地开展农旅推介活动10余次,新设立上海市静安区两家扶贫直销店。通过扶企助农系列活动实现柑橘、茶叶等销售额近3000万元,与客商签订农产品协议35亿元,助力夷陵打赢脱贫攻坚战。

  做夷陵人民的“勤务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筹物资、抓项目、拓市场等措施,严格意义来说仍是“输血”,如何提高夷陵“造血”能力,才是对口帮扶工作的“纲”和“魂”。基于此,我们协调组织在上海举办人才培训班10期,培训500人次,促成干部挂职14人、跟班学习15人,组织10名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来夷讲学,红色戏剧《辅德里》到夷巡演2场??枰泼竦缱由涛衽嘌蛋?个,培训移民800人次,为夷捐赠15万元的“同心云课堂”。建立夷陵学子在沪求学帮扶培养机制,资助贫困学生134名,促成张文宏教授向夷捐赠图书系列活动,助力夷陵人民疫后灾后心理重建。联系到余秋雨先生,为欧阳修主题公园题词,增添夷陵文化底蕴。同时,为推进招商“一号工程”,我敏锐捕捉大型企业投资意向,促成全国文创产业领军企业广东振远集团50亿元的“船说三峡”综合体项目协议落地,全国医疗龙头企业山东威高集团也投资夷陵。

  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质朴厚重是夷陵的特质。上海静安,心向大海,开放包容。两地同饮一江水,三十年的感情牢不可破,而能够成为其参与者、见证者,我深感幸运。我将继续做好静安和夷陵两地的“桥梁”,用真心换真情,用实干换实绩,为对口支援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Copyright 2022 sxgw All Rights Reserved 宜昌市三峡坝区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