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汉臣
个人简介
1984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2008年参加工作,毕业于三峡大学医学院,现任秭归县归州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参加工作至今先后在秭归4个乡镇工作14年,把青春奉献给秭归大山里的群众,在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得到历练,在基层一线成长为乡镇主要负责人。2016年5月至2016年7月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古阳镇挂职。
根据县委统一安排,2016年5月至7月,我有幸被选派到江苏省镇江市谷阳镇挂职学习,任镇党委委员,并被确定为挂职队伍的联系人。丹徒干部群众思想活、观念新;经济发展势头猛、实力强;城乡建设起点高、手笔大。他们超前的发展理念、创新的工作思路、现代化思维模式,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初识丹徒内心彷徨
丹徒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线、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民生实事为抓手、以百姓满意为追求,紧紧围绕“生态丹徒”金字招牌谋求发展。一是丹徒位于长三角上海经济圈沿江产业带的轴心地区,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在明确“生态丹徒”发展路径后,全区干部始终保持一种谋发展、求发展、争发展的激情和热情,大员上阵、强将牵头,精兵参与,没有杂音,没有看客,全区6个乡镇全部命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形成了“生态立区、生态治区、生态强区”的发展气场,彰显了“城市山林、大江风貌”的独特魅力。二是体现在发展思路方面。坚持科学规划是开展工作的基础,只有科学的规划,才能使工作有循可遵、有的放矢。丹徒区副区长杨益斌在担任世业镇党委书记时曾说:“世业旅游发展不贪大求洋,关键做好一个事情,就是聘请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设计团队对世业进行高规格、高起点的规划”。2014年,丹徒区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对丹徒区2013年至2022年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细致规划,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于城乡规划、产业规划等方方面面。在挂职期间,我所见的乡镇、村庄、合作社甚至是市场主体建设无不彰显着生态发展理念,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为区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体现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在规划先行的基础上,政府大力引导传统农业向低碳产业、生态农业、绿色服务业多元化发展,例如在谷阳镇农村土地大部分通过1500元/亩的标准进行土地流转承包给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公司,打造农产品品牌化,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同时把旅游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的战略产业,坚定不移走农旅融合道路,将产业园与生态旅游度假区同规划、同建设,不同类别的农家乐、观光采摘农庄和基地如雨后春笋一般,旅游业拉着农业往前跑,吸引城市群众消费,鼓了岛上居民的钱袋子,不断提升产业集聚效应,真正实现产业园区由“建载体”向“办实体”的实质性转变。
初识丹徒,我无时无刻都在和我自己工作的乡镇比较,为什么我们的经济差距这么大?为什么我们的思想破冰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为什么我们的干部工作创新能力差距这么大?三个月的学习我始终在思考,怀揣不安和激动,我无法平复内心的压力,有种想一夜之间腾飞的冲动,又缺少向上一跃的勇气,我想这就是自身功力不足的彷徨之感。
再识丹徒提振信心
丹徒区发展迅速,很重要的一个体现是干部善抓机遇。在每一次机遇面前,他们都看得准、抓得巧、用得好,把国家每一次大的政策调整都变成了促进经济大发展的动力。一是抢抓区位优势。镇江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战略机遇,不断强化自身在空间资源、交通区位、综合成本上的比较优势,积极抢抓镇江主城南迁、连淮扬镇铁路镇江东站启动建设等众多机遇,加快推进丹徒新城、大学城、汽车城和生态新城“四城同建”,积极探索“研发在上海,出品在镇江,生产在丹徒”的跨区域联动发展模式,实现错位发展、区域协同,促进多方合作从“相加”走向“相融”。二是抢抓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挂职期间,我时常惊异于专家学者授课的频次,丹徒区非常注重校地、校企、科研院所合作,与全国20多家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和科技对接活动,定期邀请专家到企业、合作社等调研、座谈、研讨,为本地企业提供技术力量支撑,我也从中受益匪浅。如定期邀请“要致富,找亚夫”的原镇江市农科院院长、全国十大三农人物、时代楷模赵亚夫到丹徒指导。三是抢抓产业集聚机遇。总投资达120亿元的北汽项目在其建设之初就显现出强大带动效应,围绕北汽项目而建设的“上党生态汽车配套产业园”入驻配套企业纷至沓来,现已超过20家,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高端装备、物流仓储及汽车研发、培训中心等相关领域。以北汽项目为引领,集群共进的汽车产业链初步显现,一个蕴含千亿元产值的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大项目带动优势资源加快集聚,也为丹徒区破解传统产业发展难题提供了“密钥”。
再识丹徒,我在思考秭归有什么,我们十万移民背井离乡,我们可以阔别肥沃的土里到上海崇明岛开启一片新天地,我们把肥沃的土壤从江边背到半山腰,我们百废待兴的工业已经发展到今天的规模,还有什么是我们无法克服的?我们一定可以因地制宜把秭归的经济发展好。在丹徒时,我忍不住回望家乡,在长江边想溯流而上,我坚信秭归人民坚韧不拔的毅力一定可以擘画出秭归未来的蓝图。
阔别丹徒终身受益
在丹徒的会议上,我总是惊异于当地会议节奏之快,不管是党委会议还是征地协调,总是文风精炼、干货满满,不精于话术、不迷恋套路,议题结束越快,证明前期准备越充分,论证越成熟,工作自然也就推进得更顺利。在工作中,我的同僚是连续几夜在田野和堤坝上巡查秸秆禁烧和防汛工作的镇党委书记和连续三周无假的机关干部,我的耳边是老同志对供给侧改革谷阳实践的探讨,我的眼前是大学生村官脚上厚重的泥土,这无不体现出丹徒干部雷厉风行、勤奋敬业的干事精神,他们那种永不懈怠的干事创业精神着实令人叹服。在调研中,我时常遇到专业名词听不懂、市场报告看不明的情况,丹徒干部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一流的市场洞察力和广阔的国际视野让我深深折服,知识恐慌和本领恐慌时常萦绕在心头。在企业里,谷阳镇规模以上企业现有120家,为更好的服务企业,谷阳镇成立了企业联系办公室,选派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担任联系员,驻点帮助企业协调处理相关工作,在跟随企业办同事调研的过程中,他们始终寓监管于服务中,只要不踩红线底线,绝对想方设法排忧解难,绝不一罚了之、一停了之、一关了之,用为企服务的负责思维取代避责思维,从市场出发,让市场回答,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真正实现了政企一家亲。
志不休者虽难必易,行不止者虽远必臻。3个月的挂职锻炼,得益说不尽,内心或许有点凌乱松散,但表达的却是我此时最真实的感悟。在丹徒人民对口支援秭归30年之际我写下这段弥足珍贵的内心感悟,秭归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努力奋进,秭归人民感恩对口支援的无私情怀。30年旭日升,奋进者,向阳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而我也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担当,奋发有为。